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
登錄最近看了《三聯生活周刊》的12月份刊,主題是《2023年度生活方式:即時生活》,本期專題對2023年的消費趨勢做了總結,分享給大家。
2023年初,三年口罩結束,人們預想的“報復性消費”并沒有如期而至,相反,年輕人中卻不斷出現一些消費的怪異現象,網絡熱詞——短暫逃離、反向消費、躺平、特種兵旅行、上香上廟、citywalk甚至身份出租等層出不窮。人們不是不消費,而是消費方式更加強調剛需和實用,把錢花在緩解焦慮,或者滿足“此時此刻此地”的興趣,消費在降級的同時,又呈現出充分的分層分級。
“寺廟游”爆火 圖源:網易數讀
《三聯生活周刊》記者采訪北大心理學博士李松蔚得到了這樣一個評論:“當前生活方式變化的背后反映的是人們心理狀態的巨大轉變。疫情對此有推波助瀾的作用,但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們身處的‘變局時代’,它讓我們生活的傳統框架發生了變化。如果說父輩的生活軌跡像是一條預設的鐵路,那么‘80后’‘90后’的生活方式更像是一條自己可以選擇道路的公路,而現在更年輕的數字一代,他們卻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漂流,沒有確定的路線,面對的是無盡的不確定性。”
新消費群體涌現 圖源:CBNData
波蘭社會學家扎伊格蒙特·鮑曼在《流動的現代性》中把這種社會形態描述為“液態社會”,并提出了“流動現代性”這一概念,這種社會形態跟傳統的固態社會有明顯區別,它具有流動性、不確定性和暫時性,讓世界成為瞬息萬變的“流沙”世界,比如社會消費趨勢、心理結構被流量驅使或者驅使流量匯集。這種社會形態一方面釋放著活潑、有生機的元素,但另一方面流動性也意味著邊緣化和安全感的喪失。
因為流動,人們經常改變職業、位置、價值觀念、生活方式甚至伴侶,但哪怕同一代人中還存在不小的撕裂感。比如董宇輝、孟羽童事件反映出截然不同的年輕人的職場觀念,以及年輕人打卡式旅游背后的消費趨勢,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結婚生子冷漠的態度、越來越高的離婚率等。
離婚占比提升 圖源:騰訊新聞谷雨數據
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還是追求穩定性的,這是本能的傾向和標準模式,但趨勢表明,這種狀態在面臨難以維系的狀態甚至很有可能崩盤,而即時消費正逐漸成為一種靈活且多樣性需求的表達。